答案肯定是会的,税务局稽查的根本是不会看公司的大小,而主要是看以下几个原因:
01行业例行稽查
这个有点像数学上的抽样,国税总局每年都会组织进行一些专项整治检查活动,每年的行业都不一样,各省市税务机关也会对部分重要的税源行业进行轮查。比如说税务局想查某一个行业,那就是想对这个行业的毛利,进行一个评估,得出一个行业的税负率。
接着就是用这个税负率来和相同行业的进行对比,看税收是否是正常。近些年,煤炭、互联网电商、主播、影视行业不就是被重要关注对象么。
所以这个就是概率问题,就是看你的企业幸运还是不幸运。
02协助调查
这就是经常在案子之中见到的,一个公司被稽查,需要证据,那就要找到这个公司的上下游。这种就是协查,目标是非常明确的,为了某一个发票,某一个合同,或者说某一笔资金。
03举报
目前通过中国裁判网中对应企业被稽查的案例中可以看出,非常多的案件均来源于“被举报”。举报来源可能来自同行、合作方、内部。而税务机关一旦接到类似举报,无论企业是否真的有问题,整个稽查流程肯定是要走一遍的,一旦真有问题,那就自求多福了。
还有一种情况,就是同行被其他人举报,然后查出了问题,税务会觉得这个行业可能存在同一类型问题,那么对该行业,又会进行稽查预警信号—紧急警报。
04系统预警
金四到来,税局与其他各系统之间的对接更加畅通,信息交换更加迅速,获取的数据也更多方面,税局系统对企业涉税数据进行分析,会得出一个企业经营异常的判断,这一类企业也会被放到税务稽查“异常企业数据库”,在这个数据库里,你被稽查的概率就非常高了。
05随机抽查
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即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,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,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。税务部门会不定期不定时的对市场经济主体进行随机抽查,以达到执法成本小化和执法效能大化,同时促进税法遵从和市场公平竞争。这种事情,是不可预估的。
所以归根结底,税务稽查对象不在于公司之大小,只在于是否有问题。小企业同样免不了被稽查,而企业想要做大做强,一定要遵纪守法,哪怕想要做税筹,那也应该要采取正确合规合法合理的方式。